2024年11月竖屏广告的视听语言分析(视听语言技巧是什么)

发布时间:

  ⑴最近两年,短视频广告领域迎来越来越多的入局者。但横屏转竖屏,真如想象般容易吗?我们掌握哪些视听语言表达技巧才能拍好视频呢?

  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特别邀请云锐传媒集团视频中心艺术总监杨望先生,举办了主题为「感受视听语言的魅力」线上课程分享。

  ⑶以下为课程主要内容,与你共享~

  ⑷大家好,上一次通过《寄生虫》这部电影,和大家分享了视听语言的秘密以及摄影基础知识。这次,我们同样会以分析经典片和咱们自主拍摄的片子为主,向大家传输更多实战拍摄经验。

  ⑸《另一只鞋》的视听语言魅力

  ⑹上次课程说到了四种视听语言,即通过眼睛以及耳朵所所能接收到的信息量,利用一定语法构成某种语言形式。但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部基本上没有对白的微电影——《另一只鞋》。这部微电影里基本上没有对白,甚至连最基本的语言符号都去掉了。但正是因为没有对白,所以它在视听语言表达上更为经典。

  ⑺这部片子带片尾字幕共四分钟,是经典的三幕剧结构。第一部分穷孩子发现鞋子是第一幕,第一幕主要交代了整体人物背景;第二,通过交代背景以及孩子的视线引出故事的主要道具,就是这双鞋,然后通过这双鞋引出人物心理活动,最后他追逐火车, 整部戏走向高潮,大家看到结局。

  ⑻片子以真实的故事为题材,故事中的人物原型就是印度伟大领袖甘地。如果我们要还原伟人真实故事,会涉及到特型演员、历史背景等诸多限制因素。因此,拍这样一个故事其实非常难。

  ⑼这部微电影虽然甘地的真实故事为原型,但作者从一个伟人的故事里吸取了这个故事的精华,并将它移植到两个不同阶层的小孩身上,我认为做得非常巧妙。戏剧来源于生活,我们做剧本的时候也可以去微博搜集一些故事,或者日常看到好故事就分享到群里。

  ⑽再看这部微电影,故事原型是甘地坐上火车时,一只脚被火车门夹了一下,鞋掉在了车下。火车开动后,他索性脱下另一只鞋,毫不犹豫仍向掉第一只鞋的地方。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,他说,“如果一个穷人正好经过那里,就可以捡到一双鞋,这双鞋或许对他很有用呢!”

  ⑾《另一只鞋》的作者将这个故事移植到两个不同阶层的小孩身上。首先富孩子,不会因为自己生活条件富裕就有更强的优越感,而是能把自己本身没有的东西分享出去。其次,穷孩子也不会因为自己身处市侩而拥有扭曲的占有欲,他懂得捡到东西要物归原主。作者将原型故事中的内核移植到两个阶层身上,加剧了矛盾的对立性。

  ⑿所以说,无戏剧不冲突并非指的是大家斗殴,而是戏剧冲突。《另一只鞋》作者将故事嫁接再两个阶层的孩子身上,本身就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冲突。其次,这个两个阶层的代表是两个孩子而非大人,是因为普遍而言,大家对孩子的宽容度最高;而且,孩子的天真无邪本身就是初心本源的代表。所以,小孩的形象与大人性比更具包容力,这就是这部片子改编的巧妙之处。

  ⒀在我们日常工作中,编导每天都需要创作大量的脚本,如何从故事原型中提炼出核心内容,并将它改编安排到一些合适的角色身上,是极具参考价值的。

  ⒁接下来,我们讲讲视听语言。电影开场第一个镜头,出现的是一个古老的钟以及钟表。在埃及,这两个道具很有代表意义,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火车站。我们平常拍片子时,经常遇到几个不同的组在抢场景,抢不过来的时候怎么办?我认为你可以牺牲一下自己的场景,把原本需要全景的镜头给切换成近景特写镜头。

  ⒂近景特写镜头怎么展现?

  ⒃就拿医院场景来举例。医院的场景很简单,找一面白墙,然后在人物背景后面,让吊瓶的管子延伸下来,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“ 奥,这是在医院。”

  ⒄用有代表性的道具展现场景,其实还有一个悬意。因为后面穷孩子是在追赶时间,时间在电影里串联着人物内心变化。穷孩子内心变化,其实就是是随着时间而推移的。比如最开始捡到鞋子,内心很犹豫,但火车驶离带来时间上的紧迫感,促使他追赶时间把鞋子送还给富孩子。这里的道具特写除了具备场景意义,还具备点题意义。

  ⒅片子的第二个镜头也就是进入主题后的第一个镜头。为什么这么展现呢?因为这是一个主题和鞋有关的故事。所以第一个正式镜头,作者就拍摄了一堆各式各样的鞋子,而不是用人物的衣着来点题。

  ⒆紧接着,镜头给到站台,因为他鞋子坏了,只能坐到那边。这个动作的巧妙之处就在于,看起来像是演员自己演出来的。但事实上,这绝对是导演安排的。为什么要这么安排?就是为了让镜头传达足够的信息量。

  ⒇首先第一个信息量:通过低角度视角揭示主题,小孩一瘸一拐进来,处理脚上的鞋子时,纸巾不经意间掉出来。这个看似不经意间的动作,成功揭示小男孩在车站卖纸巾的身份。但导演不是一下子传递这么多信息的,而是一步步揭示。通过制造悬念,让人一直不停地看下去。

  ⒈镜头跟着小孩的脚步往纵深处走,我们渐渐能看到小孩全貌,知道这就是片子的主人公。镜头继续向前推进,推到人物视觉上的固定焦段,由远及近。当我们要走入一个人物内心时,推镜头走入人物世界,是非常实用的方式。

  ⒉比如刚才的前景就是小孩的脚,它其实就是整个画面构图的主题,它往纵深方向走,镜头缓推穿过一堆脚,推到人物身上,就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,这是一个普通的正反打。

  ⒊小男孩接着修鞋,但镜头在不经意间又缓缓向前推进了一点,但这个镜头的景别和刚才的镜头已经不一样了。刚才是小孩全景,如今变成中景。虽然用了一个切的镜头,但人物变大了。

  ⒋景别越小,人物越大,这就是小景别的作用。相反地,景别越大人物越小。大和小在这个意义上来讲,其实更多指的是与人物无关的元素,与人物无关的元素越大,就叫大景别,相反则叫小景别。大景别慢慢推进变成小景别,同样拥有走进人物内心的作用。

  ⒌接着向后看,是小孩中景推进到小孩近景的镜头,我们看到穷小孩在修理自己的鞋。这时候,镜头反推,一双崭新的高级皮鞋出现在画面中,戏剧冲突感的张力就这么出来了。导演在这里其实也制造了一个悬念,就像饥饿的人突然看到食物,大家都会知道接下来肯定会有故事发生,这就是悬念。并非是悬疑片才需要制造悬念,所有的片子想要吸引大家看下去,必须不停地制造悬念与冲突。

  ⒍如何营造共鸣感?

  ⒎不知大家发现没有:看到刚才这场戏,我们总是能够产生共鸣感,好像能够走进小男孩的内心,特别能体会他看到鞋子一刹那的感觉。这种沉浸感是怎么营造出来的呢?

  ⒏首先,他运用反打方式,通过男孩的眼睛以及他眼睛能看到的东西,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在富孩子的鞋上,把观众带入人物内心。因此,视听语言的营造,并非是一场戏的镜头拍得越多越好,而是每一个镜头都精准呈现想表达的内容。

  ⒐我们接着向下看。之前小孩子从边上走过,镜头跟着鞋子走,更多地是一种客观真实的表达,但现在这个镜头,穷孩子走到远处的椅子边上并坐下来,导演反而用了一个小景别镜头把鞋子放得越来越大。其实这里,镜头展现的就已经不是客观事实了,而是主观真实。

  ⒑那么,这个主观真实到底是谁的?首先是小孩子内心世界的主观展现,其次也是导演的主观展现,导演想让观众与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。我们再来看这一组正反打镜头,小孩的景别越来越小,其中一个镜头已经算得上是大特写,鞋子的镜头景别也比之前更小,如此就基本上形成了人与鞋的对话。

  ⒒刚才讲的是主观真实,现在回到客观真实。客观真实展现上,导演运用了两个手段:一是镜头景别的变化。比如从主观真实回到客观真实的时候,大特写镜头跳到近景。你看这个开场的场景,就既交代了地点,同时充当着重要道具。

  ⒓还有就是第一个场景的铃铛响了,表示火车即将出站,这里的铃声也充当着将人们从主观世界拉回客观世界的作用。

  ⒔大家或许已经发现,我已经开始讲声音了。电影开场时是嘈杂的声音。但你有没有发现这个音乐是从什么开始的?孩子坐下来的时候,音乐起,嘈杂声慢慢变大,随着镜头向前推,嘈杂声渐渐消失。

  ⒕为何说视听语言的视和听是高度配合的?

  ⒖以这部电影为例,主人公进入时,观众需要慢慢走入主人公内心。声音就由客观的嘈杂声,变成主观音乐,通过音乐不知不觉中把观众带入人物内心。为什么?其实就是因为线性音乐,可以把人带入客观真实的世界。

  ⒗而且,大家可以再注意一下,我们刚才看到的镜头基本上都是四平八稳的,但接下来进入客观真实世界时,整个拍摄方式都变了,除了嘈杂声加入进来,导演还用一个纪实感特别强的镜头把观众带入进当时的情境,很好地展现了火车站的状态。

  ⒘导演在镜头上使用了纪实感比较强的手持摄影,展现出火车站人们匆匆忙忙赶时间上车的拥挤状态。画面中晃动的镜头,不仅可以体现繁忙状态,还可以破节奏。纪实镜头与声音的视听语言组合,可以帮助导演达到他的表达目的。

  ⒙除了用声音,我们想要重点体现的情节,也可以通过特写来表现。这部微电影中,鞋子就是需要用特写体现的情节。我们试想一下,如果是全景掉一只鞋子的话,我们可能都不一定能注意到。这属于比较常用的技术手段,希望大家能够运用起来。

  ⒚咱们继续讲声音,第一段戏由一段嘈杂声过渡为音乐声,在音乐声中,孩子发现这双鞋,紧接着又通过一段嘈杂声,把主观世界拉回至客观世界。接下来,导演去掉了一些声音,把真实的声音放大了。这个时候,现场应该有很多声音,但是导演只留下了音乐声和火车况且况且声。这种声音其实就是小孩的内心,他通过把客观世界抽离出来的声音放大,展现孩子的心声。

  ⒛这时候孩子内心世界应该是:火车开走了,自己到底要不要将这只鞋据为己有,毕竟自己的另一只鞋已经坏了,演员的表情是挣扎犹豫的,也恰好展现内心的挣扎。

  ①上一堂课,我曾和大家提到不要让演员去硬演,视听语言有很多辅助手段,可以让演员的表演显得更高级,利用听觉就是很好的方式。这部微电影就通过火车的轰鸣声和车轮况且况且远走的声音,体现出小孩内心世界的挣扎状态。

  ②我们再来看下一个转移焦点的镜头。这个镜头中,这只鞋子第一次与小孩同框。导演运用了一个夸张的视觉效果来展现:画面中,小孩子在远处蜷缩在镜头的角落,将近/的镜头的画面的面积给了这只鞋。我个人认为,这个镜头特别有仪式感。它的仪式感体现在这只鞋在小孩心中的神圣感。

  ③这种神圣感在小孩的表演中我们也能看出来——他用双手毕恭毕敬地端起了这只鞋子,演员的表演很好地诠释了这只鞋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,这里展现的就是演员表演细节的作用。

  ④如果孩子是随手把鞋子拿起来,这个状态就不对了。还有刚才提到的利用火车车轮滚滚,隐喻孩子内心挣扎的状态。这里还包括一种人物光影的变化,现在人物处于阴暗中,但下一个镜头大家脸上有光了。在客观世界里,火车驶来挡住了阳光,后来火车开走了,这束光照在了他的脸上。导演刻意安排客观世界的光线变化,很好地体现了人物内心的变化。

  ⑤我们接下来看追车这场戏,这时候小孩气喘吁吁的声音加入和车轮况且况且的节奏碰撞在一起,追赶的感觉就体现出来了。至此,声音叙事结束。

  ⑥最后这场戏,更多的考验的是剪辑师的功力。我猜测这场戏在前期拍摄时,拍的其实是一个普通的正反打,但他们用不同焦段的镜头拍了好多遍,有全景、中景、特写。剪辑师将这些正反打素材组合在一起,剪出很高级的正反打。

  ⑦刚开始,小孩追车的时候展现的是两个小孩中全景,镜头切到穷人家孩子时变成了特写,切回到则还是格局更大的中全景。

  ⑧巧妙的景别怎么来切呢?

  ⑨前面那段戏需要观众将视觉的重点放在穷人家孩子身上,进入穷孩子的内心世界。因此,这时候整个画面的视觉重点在穷人家孩子身上,导演把特写镜头给了穷人家孩子。

  ⑩我们再看这个比较客观的镜头,因为摄影机是在火车上,小孩就自然而言地从一个特写的景别变成了全景。随着鞋子扔进来,视觉的重心开始从穷孩子身上往富孩子身上转,刚在富孩子一直是中全景,现在已经变成了近景。

  Ⅰ这个时候,两个人物虽然没有在一起,但这个时候他们的关系已经对等了。虽然两个孩子之间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远,但孩子们之间纯洁、分享与不占有的心灵是在一起,两个人的心灵是接近的,所以这个时候出现两个近景特写。紧接着,画面转回客观世界,剪辑师通过两个近景对接,让视觉过渡得更舒服。

  Ⅱ因此,不同的景别对接,要以你想要观众进入的人物内心以及故事中心为关键点/剪辑依据,进行视频剪辑。

  Ⅲ接下来,我们进入互动环节,分析一下大家拍过的典型视频案例。

  Ⅳ《老公不靠谱篇》

  Ⅴ第一个片子主要讲两点:首先前期如果需要制造紧张矛盾冲突的氛围,要让镜头更晃一点,如果选择广角镜头是晃不起来的,需要晃动时选用中长焦段会更好。其次,在剪辑时,因为短视频时长限制,我们的很多情节和镜头会被删减,但哪些细节是不能删的呢?

  Ⅵ△《老公不靠谱篇》

  Ⅶ看这个保险行业的广告片,前期拍摄时,我们当时给演员设计了一个由站着到蹲下来的走位,为什么要有这么一个动作呢?

  Ⅷ其实就是为了体现片子人文关怀正能量的主题。我们看画面中,一个人站着一个人坐着两个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,当保险员由站着的状态蹲下来,两个主要人物的心理距离就拉近了,所以由站到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。

  Ⅸ后期剪辑的时候,宁肯删减其他镜头卡时长,都不要删减能体现重要情节的镜头,因为细节镜头承担着将观众带入情境的作用,如果细节全都被剪没了,这些细节的作用就会减分,也许观众不会真正发现,但片子的代入作用会减弱。

  Ⅹ大家再来看这段正反打,最开始拍摄两人都采用的中景景别拍摄,紧接着刚才中景变成近景。通过景别变化,两个人的内心距离就拉近了。

  ㈠我们再来看第二个跑量视频,这个视频我主要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场景。整个片子无论场景还原度还是演员表演的真实性都非常高。

  ㈡第一个镜头:通过典型的道具作为前景,真实还原农村生活状态;其次,导演为演员安排的动作也非常地原生态,通过一个动作观众立刻就被代入到情境中。

  ㈢片子中这只一直叫的狗,也会让整支片子变得更加生动和原生态。因为农村里养的狗,其实就是看家护院用的。当陌生人进来时,狗叫声会让整个情境的生活气息更加浓郁。这种代入感和氛围,就是通过细节营造出来的。如果说这条片子能塑造得更好,我们还可以这么操作:狗出现在镜头中之后,狗的声音可以一直持续下去,背景里有狗叫声会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