⑴这两年遇到不少客户,特别是做智能硬件的传统制造商,都会谈到小米,发现有两个极端态度,一种是真爱粉,认为小米的产品性价比很高,确实让用户以极低的成本,提升了生活品质。一种是黑粉,说小米就是屌丝用的,质量并不稳定,通常我会问黑粉:“你用过小米的什么产品让你产生这种屌丝的感觉?”最后发现,他一个产品也没体验过。
⑵作为资深苹果粉,接触小米是抱着“试试看”的心态,陆续使用了手机/热水壶/电视/手环/毛巾等产品,不敢说资深,应该算是半个“米粉”,对于小米的产品体验,整体我打分,手机除外。
⑶这也是我一贯的风格,要客观的评价一家公司,帮助他们做营销推广,就要深度使用他们的产品,让自己成为重度用户,必须对产品“有爱”,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好的和不好的感受,这些感受会引发新的思考,把自己当作产品经理,才能真正的找到用户的痛点和需求,才能为这家公司的产品设计提供有效率的建议,以及做出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设计与传播。
⑷假期读书,其中一本是《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》,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了这家公司,抛去广告的成份,还是有不少价值点,值得记录与深思,这些思考的背后是信号,信号的背后是本质,看穿本质,才能判断大势。
⑸第一,小米的成功是小米生态链模式的成功。
⑹要按照传统制造企业的打法,一个产品打磨成爆款,在一个细分领域深耕要历经多年积累沉淀才能出头,而小米采取的是曲线救国的路线,直接在市场“抢”在细分领域数一数二的团队和公司合作,入股投资他们,嫁接自有资源。
⑺小米从年开始做手机,到年开始布局物联网生态链,以投资+孵化的模式,拥有了家企业,这些生态链企业整体销售额破百亿,家企业发布了余款产品,其中有家年收入过亿,家成为业内独角兽。
⑻小米有一套独特的打法,入资不控股,帮忙不添乱,共享创业资源,输出价值观和模式,以小米做手机的成功经验不断去复制更多的小小米,比如紫米,就是大获成功的经典案例。小米以金融投资的方式,找最好的团队,用小米的平台和资源,专业的产品让专业的团队做,才能迅速布局物联网。
⑼第二,小米模式的成功本质是“快”。
⑽小米发展非常快,因为它不是传统意义的智能硬件公司,它的本质是一家互联网公司,互联网公司的核心就是“快”,快,就是互联网思维所说的“提升效率”。
⑾对于很多传统制造业来说,小米的确就是一个搅局者,因为小米抓住了传统制造业的一个极大痛点,就是慢,慢意味着低效,高成本,渠道贵,门店贵,促销贵,层层环节,最后都让消费者买单,产品却不是最好,在研发上的费用不足,这样便是中国制造的效率问题。
⑿小米从效率入手,在自己的电商平台销售,最大化砍掉了中间环节,通过自媒体积累了最初的.亿粉丝,分布在小米论坛和电商平台以及新媒体平台,自建了矩阵流量池,火力全开做爆款,集中优势资源提升效率,小米生态链得以高效运转,于是,市场价元的小米充电宝只要元,动辄四五千的空气净化器小米只要,高性价比的产品口碑竖立。
⒀高性价比的产品模式类似无印良品,优衣库都是如此,任何产品只保持%-%的毛利率,逼迫自己改善产品,提升效率。这种模式的背后就是敢于革命,接受逆境,“不关注利润,不被利润绑架,而是关注效率,才不会丧失理想,团队才有竞争力,利润低,才踏实,利润高,反而不踏实。”这句话是紫米张峰的口头禅。
⒁小米每进入一个新的传统细分行业都会让那个行业的人害怕,却能用户提供真正质优价低的好产品,能成功激活一个行业,也能颠覆一个行业,靠的不是技术的创新,而是高效。
⒂第三,小米爆款产品的成功是产品经理的“情怀”落地。
⒃雷军创业小米的时候,是年,当时他已经通过年的金山上市实现了财务自由,看准了移动互联网之后的物联网的风口,觉得有些想法可以去实现了,奔着一种“情怀”开始创业,实际上,小米公司内部的主力军是高级工程师,这些人也是典型的中产阶层状态,有一种对产品偏执的态度。
⒄小米的投资团队也都是高级工程师,这些人投资的时候,只看重产品,技术和趋势,而不是一般投资人看重的的团队,数字和回报。
⒅小米生态链的很多创业者也和雷军一样,有了基本的财务自由,做点有情怀的事业,为了打磨一个爆款新品,飞遍全球拜访业内专家,烧掉百万研发费,是常有的事,这与在求生存阶段的创业有着本质区别,因为会更有耐心做好一个产品,当有耐心专注在产品上,其他也会自然而来。
⒆因此,小米生态链内部有一个成型的价值观文化,比如不赚快钱,立志做最好的产品,追求产品的高性价比,坚信互联网模式是先进的,提升效率,改造传统企业。情投意合,三观一致,才能走的长远,小米也是以这样的价值观去刷选投资团队。
⒇第四,小米的成功在于一直在做积累用户资产这件事。
⒈小米的新媒体运营一直被当作业内标杆案例,从小米手机开始就累积了.-亿用户,-岁理工男,活跃度高,有共同的价值观,消费力强,有清晰的用户画像,对小米有着发烧友般的情结。
⒉在内容上,小米的新媒体运营,一直让品牌保持热度,有持续的关注,善于搞事,有个性,有温度。在这个过程中,顺带做出了小米论坛和小米的电商平台,以及搭建线下体验店小米之家,下沉到三四线城市,覆盖海量用户,传播小米的品牌价值,更高效打动消费者。
⒊雷军说过一句话:和用户做朋友,小米也一直以这样的方式去做产品。小米有一个数千人的新媒体客服团队,极具小米特色,任何一个消费者在小米的商品评论区留言,都能迅速得到反馈,数千客服每天得到的产品反馈数据,会第一时间反馈給产品工程师,让小米快速了解消费者的真实声音,满足%用户%的需求,从定义产品,研发,到制造,营销,售后每一个环节,保持合理性,从用户需求出发,用心关注细节,提升每一个环节的效率。
⒋在商业社会,瞬息万变,是一场精密的战争,技术在变,环境在变,市场在变,但是用户价值不变,企业应该始终围绕用户价值做事,才是有眼光的投资。
⒌我们帮很多企业做新媒体,就是做这样一件事,帮企业寻找粉丝,就像经营资产一样输出内容,维护好这些粉丝和品牌的关系,让粉丝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研发,近距离直接反馈产品问题,做出用户喜欢的产品,建立这样的粉丝池,帮助小米极大的降低了营销成本,去除了传统的层层经销环节,消费者看到喜欢的产品,直接从自有平台下单,产品就能从仓库直达消费者手里,这就是典型的前店后厂模式,前提是有自己的粉丝群体,才能使得产品流,资金流,信息流三流直达。
⒍小米的模式不可复制,因为小米生态链,也不是一天就做成,一开始就规划出来的,而是一步步打出来的,雷布斯本人的资源和阅历,小米的方法论,无法照搬,仅供参考。
⒎有多少喜欢小米的人,就有多少黑小米的人,真正喜欢小米的人,也是用了小米的产品,发自内心的喜欢,但是消费者都是“花心”的,抵不住“诱惑”的,每一个品类出来,就有数百上千个竞品出来,在如今的消费升级背景下,我更相信:你卖什么,不重要,谁卖,才重要。
⒏以上观点,仅为一人之言,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和广告。
⒐甲方乙方/“共享市场部”社群招募???????